淄博因疫情期间对隔离大学生无微不至的照顾,让大学生们时隔十个月践诺而来吃烧烤。淄博烧烤又因味美价廉以及社交媒体的宣传下,成功出圈,火爆大江南北。
(资料图片)
淄博烧烤的爆火不仅吸引了大量游客,也吸引了不少创业者前往淄博入驻开设烧烤店。 新店带来的恶性竞争让老店只能苦苦坚持,也让淄博的烧烤行业逐渐步入困境,甚至呈现出“凉”了的趋势。
仅四个月,淄博烧烤“蓝海”卷成“血海”
今年3月,淄博烧烤被一群山东的大学生给吃火了 ,视频中的大学生们围着烧烤桌边吃边进行娱乐节目,脸上洋溢着开心的表情,欢快的气氛将无数观看视频网友内心的激情给重新点燃了,也想前往淄博亲身感受快乐。
淄博一位开了10年烧烤店的老板说:现在一天的烤串量能顶之前四天,一天要营业12个小时,烧烤师傅都已经吃不消了。
但当这位老板被问及淄博烧烤火了后,收入发生了什么变化时,老板却只是回答了句“我们赚的都是辛苦钱”。既不否认很赚钱,但同时又在说工作量很大,彷佛是想要以此劝退想要继续来淄博开烧烤的人。
其实我们从网上的视频也能看出,淄博烧烤这次有多火。一个在淄博烧烤店烧炭的年轻人,脸上每天都被煤炭熏的黑黢黢的,嘴里塞满烧烤还要继续去烧炭。
还有一家淄博烧烤的老板因为实在受不了高强度的烧烤工作了,决定歇业两天,没想到还被其他烧烤店给举报了,说他“偷偷休息”。
一家烧烤店的老板在接受采访时说,之前8000的月薪就能招聘到一位技术不错的烧烤师傅,现在1万的月薪,只能招到烧烤技术一般的师傅,甚至还不一定能招到人。 甚至就连在烧烤店兼职的人员,日薪都能达到270元。
以上种种,都能说明淄博烧烤有多火,烧烤店的生意有多好。生意好就意味着赚钱,仅这一点就能吸引来不少人员加入这个行业。
淄博烧烤是在3月火起来的,4月就已经涌现出一大批前来开店的人。 淄博市区的一个便民市场,之前全是卖菜、肉以及日用品的店铺,在淄博烧烤火起来之后,这些店要么直接转行开烧烤店,要么就将店铺高价租给别人。
根据相关数据,淄博3个月内新增了541家烧烤店,在4月份烧烤高峰期时,每天开业的新店甚至能达到6家,不得不说,淄博的烧烤行业是真的很卷。
有一个人直接耗费90万租了一排连着的6家店铺,一家店铺负责烤肉,剩余五家店铺全部用来招待顾客,仅用了21天,就完成了从租店到装修到重新开业的全过程,称此人一声“卷王”都不为过。
新开业的烧烤店和老店还不一样,新开的店为了能够招待更多的顾客,往往规模还比较大,最少能放下200张桌子,一家新店招待客户的总量能顶的上5家老店。
但市场是讲究均衡的,不可能眼睁睁地看着这一个行业赚钱,所以淄博的肉价、菜价、房租、开店成本都在涨。 房租从一年租金5万涨到了15万,就连烧烤用的孜然粉也从之前15一斤涨到了24一斤。
甚至还有一位老板吐槽说:“火了有什么用,什么都涨了,我们还忙到没时间睡觉,也没有发财啊。”
竞争归竞争,起码店家还是能赚到钱的,关键是一些新开的店正在砸淄博烧烤的口味招牌。刚开始慕名前往淄博吃烧烤的游客不仅是因为其气氛好,价格优惠,主要是味道也好。
但现在却有不少游客在吃完淄博烧烤后开始吐槽道:“没吃淄博烧烤怕后悔,现在吃了才发现,吃了淄博烧烤更后悔。”
一些新店为了提高上菜速度,会先将肉烤到半熟的状态,放到冷柜里给冻起来,等顾客点完餐后,再将这些半成品拿出来进行成品制作,但这样烤出来的烤肉虽然快,吃起来却远不如现烤的味道。
一些老店的老板对此还很担心,觉得再这样下去,淄博烧烤的名声会逐渐变坏。但新店却不在意,毕竟它们本就是来捞钱的。淄博烧烤从3月份火起来,到现在卷成“血海”,只用了4个月。尽管竞争很激烈也很残忍,但却是我国行业发展的真实写照。
淄博烧烤是真的“凉”了吗
在我国,有一个很常见的现象,虽然行业很多,但若是一个行业爆火,立马会吸引来众人效仿入驻, 即便这是一个“蓝海”市场,也能在短时间被变成“红海” 。每一个赚钱的新领域出现,就会有很多的后来者蜂拥而上,蚕食这个市场。
在这些效仿的企业中,一些只是为了赶上一波风潮,赚赚钱就撤,也有一些企业会不断创新,进而谋求更大的市场,更多的利益。
有分析认为,淄博烧烤现在的热度降低并不一定是“凉”了,应该说是回到了之前的常规状态。虽然商家能够以较低成本在淄博开店,助推淄博的烧烤行业,淄博政府为了烧烤行业的发展还推行了不少便利政策,但在目前复杂的就业局势下,这些便利政策也会吸引不少的自由职业者进入这个行业。
同时淄博烧烤也属于网红经济,网红经济的生命周期很有限,所以淄博烧烤在爆火之后,其实也面临着如何消化供应过剩这个现实问题。烧烤店在供大于需的情况下,生意肯定比不少从前,就会导致不少烧烤店倒闭或者是转让。
烧烤产品可以成为人们前往淄博旅游的旅游,但仅凭这一个因素并不能满足游客差异化休闲旅游的体验需求。 所以淄博若是想维持现有的热度,还是需要不断挖掘出自己新的吸引游客的点。
烧烤“凉”了不可怕,淄博在文化领域再度出圈
本以为淄博会随着烧烤热度的褪去而回归到原来的平淡,谁知淄博文旅局竟然出手了,开始宣传淄博的非遗文化,让淄博在文化领域再度出圈。
据相关报道,淄博在6月17日举办了一场以“品人间烟火,赏非遗美作”为主题的非遗市集。相关部门邀请了剪纸、面塑等传统美术、传统医药类以及传统技艺的20多名非遗传承人来参加这场市集。
淄博政府通过这样一种新方式,让大众的焦点再次聚集到淄博身上,甚至让其城市形象上升了一个档次,淄博烧烤让人们只关注到淄博的美食,但这场市集却让人们开始关注淄博的文化以及中华的传统文化。
为了让这场市集起到更好的宣传效果,淄博还邀请了不少著名的书画大师在淄博的街上为游客们绘画,比如著名山水画画家沈胄老师、苏富芹老师等,这些书画大家平时一幅作品都要十几万甚至有些还有市无价。
现在这些书画大家却坐在淄博的街边,为游客们画一把30元的扇子。这样的举措不仅能有效地吸引游客来到淄博,还可以很好弘扬传统文化。
在这场市集中最受游客关注的是由数位平时“一号难求”的名医所组成的名医一条街,人们可以在这条街上排队享受免费的义诊服务,还能享受到推拿、正骨等项目。
有不少游客都在体验后惊叹道:“实在是神奇,做完竟然一下子就不疼了。” 这也让人们能重新关注中医文化 ,中医之前一直遭受质疑,可以借助这次机会为自己正名。中医是中华人民千百年来智慧的结晶,是传统文化,不是玄学。
不得不说,淄博为了宣传自己的非遗文化真的下“血本”了,但是效果是真的好,不仅为自己引来了游客,还让自己再度出圈。继续在全国的众多城市中“火”下去。让自己的旅游业逐渐实现长青。
淄博的发展给其他地区带来的启示
淄博政府在淄博烧烤爆火之后,并非只关注这一个行业,而是多方位发展。 淄博的一系列做法也给其他城市的发展打了个样, 对于旅游城市来说,若是想要保持旅游业长青,就需要持续挖掘自己的旅游爆点,不断推陈出新,而不是盯着一个爆点“吃老本”。
城市在爆火之后,也要注重对自己文化内涵的培养,承担相应的社会责任,传承与弘扬我国的传统文化,增强文化自信。
淄博能够走红是依赖一场“全民参与”的城市营销,在这场营销中,不仅有当地政府、市民,就连游客都在向外界宣传它,这样的城市不火都难。现在的网络那么发达,城市也可以通过短视频等社交平台来向外界宣传自己。
淄博的火也并非偶然,本身它的旅游资源就较为丰富,当地政府还不断通过各种途径将淄博打造出圈,让外界了解淄博丰富的城市文化以及风土人情,逐渐被淄博的城市魅力所吸引。
写在最后
淄博烧烤虽然没有之前那么火了,但是在淄博政府、文旅以及人民的努力下,淄博的非遗文化再度出圈了,相信在当地相关部门的努力下,未来的淄博将会是一个旅游长青的网红城市。
其他城市也应该依照淄博火出圈的发展历程,思考自身,看看自己与其他城市相比有哪些长处,能否利用这一长处将自己打造出圈,进而促进自己整个城市的发展,希望将来能够有更多的城市拥有自己独特的城市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