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关资料图)
近日,云南的王女士向央广网反映,在陪伴家人到北京某医院治疗神经肿瘤时被医院禁止陪护,护工费加上自己的住宿费使得在外地求医的他们倍感经济压力陡增。记者走访多家医院发现,医院陪护难现象普遍存在,而医院、患者对此问题的看法和观点也各不相同。
对患者和家属来说,陪护问题的重点在于护工费用是否合理、陪护质量是否有所保障。如今的护工机构鱼龙混杂,对外宣传的专业看护人员在护理过程中却“状况百出”,无疑削弱了大众对该行业的信任感。很多病患家属结合过往的陪护经历表示,很多护工不能尽心尽力地照顾病人,而且高昂的费用支出使得长期住院的患者家庭难以承受。除此之外,家人陪伴能够为病患提供精神抚慰,有助于其身心的康复。
然而,从医院医疗救治的角度出发,部分病区是不允许家属陪护的。以王女士家人所在的肿瘤科为例,要求护工而非家属进行陪护是为了确保救治效果、避免对病人造成二次伤害而做出的选择。像肿瘤科、癌症科、新生儿科等治疗科室接收的病人往往免疫系统较为脆弱,需要特殊的精心照料才能度过危险期,治疗过程中应当尽量避免由于人员流动带来的环境污染所导致的感染、病变。除此之外,护工所具有的专业陪护技能和医疗知识储备能够更好地应对突发情况,降低意外伤害发生的可能性。
化解患者和医院在陪护问题上的纷争,需要双方求得“最大公约数”。医院要在保证患者治疗效果的基础上,提升人文关怀的服务水平,不可断然采取“一刀切”的管理办法;患者家属要结合当下医疗发展的实际水平和患者病情需要做出判断,遵照医院相关规定,辅助医生实现更好的治疗效果。从长远来看,加强护工队伍建设、充足医疗护理员队伍是解决陪护困难的重中之重。医疗机构要加强对相关合作护工机构的遴选监督,切实提升在岗护工的专业技能水平和道德文化素养,加快引进医疗护理员以填补现有护理人员的缺口。护工行业要结合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尽快统一服务收费标准,加强自我监督,提高护工上岗“门槛”,重塑护工机构在大众心中的形象。
除此之外,面对人口老龄化、医疗和护理需求日益加剧的社会现实,如果能将专业护理费用逐步纳入居民医疗保险,无疑会极大地缓解广大居民的看护压力和医疗负担。(丁泉月)